脾胃虛寒和實寒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病因、症狀、舌象、脈象、治療等方面。
1.病因:
脾胃虛寒多因脾胃陽氣虛衰,陰寒內盛所致,常由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引起。
脾胃實寒多因外感寒邪,直中脾胃,或過食生冷,寒積於中所致。
2.症狀:
脾胃虛寒主要表現為胃脘隱痛,喜溫喜按,腹脹納少,大便溏薄,四肢不溫,舌淡苔白,脈沈細等。
脾胃實寒則表現為胃脘冷痛,痛勢急劇,遇寒加重,得溫痛減,惡心嘔吐,吐後痛緩,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舌苔白滑,脈弦緊等。
3.舌象:
脾胃虛寒者舌淡苔白。
脾胃實寒者舌苔白滑。
4.脈象:
脾胃虛寒者脈沈細。
脾胃實寒者脈弦緊。
5.治療:
脾胃虛寒治療以溫中健脾為主,常用理中丸、小建中湯等。
脾胃實寒治療以溫胃散寒為主,常用良附丸等。
無論是脾胃虛寒還是實寒,都需要注意飲食調理,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如有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