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肛門鏡檢查時流血了怎麼辦

發佈時間:2025-05-10 05:50:36

肛門鏡檢查時流血可能是檢查操作不當、肛裂、痔瘡、直腸息肉、腸道炎症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局部止血、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檢查操作不當:肛門鏡檢查過程中,如果操作不夠輕柔,可能會損傷肛門及直腸黏膜,導致出血。這種情況下,一般出血量較少,可自行停止。如出血持續,醫生會進行局部止血處理。

2.肛裂:本身存在肛裂的患者,肛門鏡檢查時可能會刺激肛裂部位,引起出血。可通過保持肛門清潔,遵醫囑使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肛泰栓、痔速寧片等藥物治療。若肛裂嚴重,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3.痔瘡:痔瘡患者的痔核在肛門鏡檢查時受到刺激,可能會破裂出血。治療方法包括調整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遵醫囑使用復方角菜酸酯栓、地奧司明片、雲南白藥膠囊等藥物。必要時可進行手術治療。

4.直腸息肉:息肉表面的黏膜較脆弱,肛門鏡檢查時可能會引起出血。較小的息肉可在腸鏡下切除,較大的息肉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5.腸道炎症:如潰瘍性結腸炎、直腸炎等,腸道黏膜處於炎症狀態,肛門鏡檢查時容易引起出血。治療上需遵醫囑使用美沙拉嗪腸溶片、柳氮磺吡啶腸溶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藥物,控制炎症。

在肛門鏡檢查後,應注意保持肛門局部清潔,避免劇烈運動。如果出血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不適,應及時就醫。

相關文章
肛門鏡檢查時流血了怎麼辦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