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腺瘤型息肉是甚麼意思

發佈時間:2025-05-16 09:12:23
劉青副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腺瘤型息肉‌是‌黏膜腺體異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屬於‌癌前病變‌的一種,常見於結直腸、胃等消化道部位。其特點是細胞排列紊亂、可能伴隨不同程度異型增生,存在一定惡變風險,需及時干預。

腺瘤型息肉的形成原因較為複雜,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遺傳因素在腺瘤型息肉的發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某些基因突變或遺傳綜合徵可能增加個體患腺瘤型息肉的風險。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就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患者往往在年輕時就會出現大量的結腸腺瘤型息肉。

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也與腺瘤型息肉的發生密切相關。長期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結構可能導致腸道內環境的改變,增加腺瘤型息肉的發生風險。此外,缺乏運動、肥胖、吸煙、飲酒等因素也可能對腺瘤型息肉的發生產生影響。

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也可能誘發腺瘤型息肉。例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炎症性腸病患者,由於腸道長期處於炎症狀態,黏膜細胞受到刺激和損傷,容易發生異常增生,形成腺瘤型息肉。

對於腺瘤型息肉的診斷,通常需要結合多種檢查方法。內鏡檢查是發現和診斷腺瘤型息肉的重要手段。通過胃鏡、結腸鏡、膽道鏡等內鏡檢查,可以直接觀察到黏膜表面的病變情況,並進行活檢和病理診斷,以明確息肉的性質和類型。此外,影像學檢查如超聲、CT 等也可以幫助發現息肉的位置、大小和形態等信息。

一旦發現腺瘤型息肉,應根據息肉的大小、數量、形態、病理類型等因素,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對於較小的、單發的腺瘤型息肉,通常可以在內鏡下進行切除,如電切、圈套切除等。對於較大的、多發的或具有惡變傾向的腺瘤型息肉,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在治療後,患者需要定期進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復發或惡變情況。同時,患者還應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適量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重,戒煙限酒,以降低腺瘤型息肉的復發風險。對於腺瘤型息肉,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並加強隨訪和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後。

相關文章
腺瘤型息肉是甚麼意思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