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穿刺是甚麼意思,有風險嗎

發佈時間:2025-05-09 17:20:54

穿刺是一種醫學檢查或治療手段,是將穿刺針刺入體腔或器官抽取分泌物做化驗,向體腔注入氣體或造影劑做造影檢查,或向體腔內注入藥物的一種診療技術。

一、穿刺的類型

1. 骨髓穿刺:用於診斷血液系統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等。

2. 胸腔穿刺:用於診斷和治療胸腔疾病,如胸腔積液的抽取和檢查。

3. 腹腔穿刺:可用於診斷腹腔疾病,如抽取腹水進行化驗,明確腹水的性質和病因。

4. 腰椎穿刺:主要用於診斷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腦炎、腦膜炎等,也可用於某些疾病的治療,如鞘內注射藥物。

二、穿刺的風險

穿刺雖然是一種常見的診療手段,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1. 出血:穿刺過程中可能會損傷血管,導致局部出血。

2. 感染:如果操作過程中消毒不嚴格,可能會引起穿刺部位或深部組織的感染。

3. 損傷周圍組織或器官:例如,胸腔穿刺可能會損傷肺組織,腹腔穿刺可能會損傷腸管等。

4. 麻醉意外:如果需要局部麻醉,可能會出現麻醉藥物過敏或其他不良反應。

5. 穿刺失敗:由於各種原因,如患者體位不正確、穿刺部位選擇不當等,可能會導致穿刺失敗。

需要進行穿刺檢查或治療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並告知患者相關的風險和注意事項。患者應在瞭解這些情況後,根據醫生的建議做出決定。在穿刺過程中,患者應配合醫生的操作,保持正確的體位。穿刺後,患者應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護理,如保持穿刺部位清潔、避免劇烈運動等。如果出現穿刺部位疼痛、紅腫、發熱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告知醫生。

相關文章
穿刺是甚麼意思,有風險嗎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