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了耳聾基因的人可能其聽力是正常的,但是其子女很可能會有明顯的耳聾症狀,這種遺傳疾病的基因篩查和產前診斷都能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真正可以達到提高人口質量,優生優育的目的,所以耳聾基因攜帶者應該注意在生育前需做耳聾基因的篩查檢測。
耳聾基因攜帶者還應注意平時用藥,如抗生素,一般是用於預防感染和抗炎治療,因其價格便宜和療效好的原因,在臨床被廣泛應用,但抗生素都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長期服用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可直接導致耳聾,其中一部分患者對上述藥物極其敏感,少劑量短時應用此類抗生素後也有可能發展為耳聾。
另外新生兒也應該在出生後的72小時後,採取少量的足跟血液,製成血卡片後做耳聾基因的實驗室檢測。
耳聾基因一般指人類聽力基因的突變點,常見的耳聾相關基因及突變熱點包括GJB2(235delC、176dell6bp、512insAACG和299-300delAT), SLC26A4(2168A>G、1229C>T 、1174A>T、IVS2-7A>G,線粒體MT-RNR1(1555A>G、1494C>T)和中國科學家克隆的第一個本土耳聾基因GJB3(538C>T及547G>A)。
需要做耳聾基因檢測的人群一般有夫妻的一方是耳聾患者,或是其家族中有過先天性的耳聾患者;生育過聾兒,並有再次生育計劃的夫妻;想要規避生育聾兒風險的適齡耳聾青年;要確診耳聾治病原因的患者;聽力正常的夫婦需要對新生兒進行耳聾風險的評估。
對於耳聾基因的攜帶目前醫學是無法完全控制的,因為這是天生就具有的,無法刻意改變,但我們可以盡量不去影響這種基因的顯現,所以我們需要在用藥方面要多注意,盡量不要讓一些不利因素影響耳聾基因的改變,從而影響我們的健康,導致我們的聽力受到影響,尤其在生活習慣也要注意,不能疏忽,避免基因突變才是對我們自己的負責,同時這也可以讓我們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使生活過得更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