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Brunner腺瘤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內鏡下治療、藥物治療、定期隨訪觀察、動脈栓塞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等。
1.內鏡下治療:通過內鏡下切除十二指腸Brunner腺瘤。這種方法適用於瘤體較小、未發生惡變的情況。在內鏡下,可以採用電切、圈套切除等技術,將腺瘤完整切除。如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等。
2.藥物治療:對於一些症狀較輕的患者,可以採用藥物治療來緩解症狀。常用的藥物有抗酸藥,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蘭索拉唑腸溶片、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等,可抑制胃酸分泌,減輕胃酸對十二指腸黏膜的刺激;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混懸凝膠、枸櫞酸鉍鉀膠囊、鋁碳酸鎂咀嚼片等,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促進黏膜修復。這些藥物需遵醫囑使用。
3.定期隨訪觀察:對於瘤體較小、無症狀或無法耐受其他治療方法的患者,可以選擇定期進行內鏡檢查和影像學檢查,以觀察瘤體的變化情況。如果瘤體沒有明顯增大或惡變的跡象,可以繼續觀察。
4.動脈栓塞治療:對於出現嚴重出血的十二指腸Brunner腺瘤患者,動脈栓塞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止血方法。通過將栓塞劑注入供血動脈,阻斷瘤體的血液供應,達到止血的目的。
5.手術治療:當十二指腸Brunner腺瘤較大、出現惡變或其他治療方法無效時,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十二指腸局部切除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等。手術治療可以徹底切除腫瘤,但手術風險較大,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
在治療後,患者應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