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巰咪唑和丙硫氧嘧啶都是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的常用藥物,區別如下:
1.作用機制:甲巰咪唑通過抑制甲狀腺過氧化物酶,從而阻礙甲狀腺內碘化物的氧化及酪氨酸的偶聯,阻礙甲狀腺素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的合成。丙硫氧嘧啶能抑制甲狀腺過氧化物酶系統,使被攝入到甲狀腺細胞內的碘化物不能氧化成活性碘,酪氨酸不能碘化;同時,一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的縮合過程受阻,以致不能生成甲狀腺激素。
2.半衰期:甲巰咪唑的半衰期較長,約為4-6小時。丙硫氧嘧啶的半衰期較短,約為1-2小時。
3.適用人群:甲巰咪唑適用於病情較輕,甲狀腺輕至中度腫大的患者。丙硫氧嘧啶適用於病情較重,甲狀腺重度腫大的患者,以及甲狀腺危象的治療。
4.不良反應:甲巰咪唑的不良反應主要有皮疹、皮膚瘙癢、白細胞減少等。丙硫氧嘧啶的不良反應主要有頭痛、眩暈、關節痛、胃腸道反應、皮疹、皮膚瘙癢等,丙硫氧嘧啶還可能導致肝損害,需要定期檢查肝功能。
5.藥物相互作用:甲巰咪唑與抗凝藥合用,可增強抗凝作用。丙硫氧嘧啶與口服抗凝血藥合用可降低後者的療效。
無論是使用甲巰咪唑還是丙硫氧嘧啶,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血常規、肝功能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