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奶時老是掙扎,可能是餵奶姿勢不當、寶寶鼻塞、奶水不足或過多、口腔問題、胃腸不適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餵奶姿勢、清理鼻腔、促進乳汁分泌或控制乳汁流量、檢查口腔、按摩腹部等。
1.餵奶姿勢不當:餵奶時寶寶不舒服,可能會掙扎。應調整餵奶姿勢,讓寶寶的頭部和身體呈一條直線,寶寶的嘴和乳頭在同一水平面上。
2.寶寶鼻塞:鼻子不通氣會影響寶寶吃奶。可使用生理性海鹽水滴鼻劑,幫助清理鼻腔分泌物,緩解鼻塞。遵醫囑用藥,如生理性海鹽水滴鼻劑、呋麻滴鼻液、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
3.奶水不足或過多:奶水不足,寶寶吃不到奶會著急;奶水過多,寶寶可能會嗆奶,從而出現掙扎。奶水不足時,媽媽要注意營養,多喝湯水,促進乳汁分泌;奶水過多時,可在餵奶時用手指夾住乳頭,控制乳汁流量。
4.口腔問題:寶寶口腔有潰瘍、鵝口瘡等問題時,吃奶會引起疼痛,導致掙扎。應及時檢查寶寶口腔,如有問題,需遵醫囑進行治療。遵醫囑用藥,如制霉菌素片、碳酸氫鈉片、開喉劍噴霧劑兒童型。
5.胃腸不適:寶寶消化不良、腹脹、腹痛時,吃奶也會不舒服。可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促進胃腸蠕動。如果症狀嚴重,需及時就醫。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觀察寶寶的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如果寶寶吃奶時掙扎的情況持續存在或伴有其他異常症狀,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以便明確原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