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得了腦梗塞後流口水,可通過康復訓練、口腔護理、藥物治療、中醫治療、手術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
1.康復訓練:通過針對性的面部肌肉訓練,如鼓腮、吹氣、咀嚼等動作,增強面部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有助於改善流口水的症狀。腦梗塞後可能會影響面部神經和肌肉的功能,導致吞咽和口腔控制能力下降,康復訓練可以幫助恢復這些功能。例如,每天進行3次鼓腮訓練,每次10分鐘;進行吹氣訓練,可選擇氣球作為工具,每天吹10個氣球;咀嚼訓練可選擇口香糖,每天咀嚼15分鐘左右。需注意,康復訓練應在專業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避免因訓練不當造成損傷。
2.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預防口腔感染,減少流口水的併發症。腦梗塞患者由於吞咽困難,口腔內易殘留食物殘渣,滋生細菌,引發感染。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線清潔牙縫;飯後用溫水漱口,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如發現口腔問題及時治療。可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復新液、西帕依固齦液等進行漱口,具體使用方法應遵醫囑。
3.藥物治療: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使用改善腦循環、營養神經等藥物,促進腦部功能的恢復,從而緩解流口水的症狀。腦梗塞會導致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神經細胞受損,通過藥物治療可以改善腦部供血,修復神經功能。例如,可遵醫囑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阿托伐他汀鈣片、甲鈷胺膠囊等藥物。阿司匹林腸溶片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阿托伐他汀鈣片可調節血脂,穩定斑塊,甲鈷胺膠囊有助於營養神經。
4.中醫治療:包括針灸、推拿等中醫療法,通過刺激穴位,調節經絡氣血,改善腦部和面部的血液循環,緩解流口水的症狀。中醫認為,腦梗塞後流口水是由於氣血不暢、經絡阻滯所致,針灸和推拿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針灸可選取地倉、頰車、合谷等穴位,每次留針20-30分鐘,每天1次;推拿可按摩面部肌肉,如顴髎、下關、迎香等穴位,每個穴位按摩3-5分鐘,每天1次。中醫治療應在專業中醫醫師的操作下進行。
5.手術治療:在極少數情況下,如果流口水的症狀嚴重且保守治療無效,可考慮手術治療,如神經修復手術等。手術治療主要是針對腦梗塞後神經損傷嚴重,通過其他方法無法緩解症狀的患者。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和併發症,需要嚴格評估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權衡利弊後決定是否進行手術。
老年人得了腦梗塞後流口水,需要綜合治療,同時家屬要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照顧,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