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停經一年後又來月經,可能是子宮內膜脫落不完全、陰道炎、宮頸息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B超檢查、宮腔鏡檢查、病理活檢等。
1.子宮內膜脫落不完全:絕經後卵巢功能衰退,但仍可能有少量激素分泌,導致子宮內膜不完全脫落,引起少量出血。可進行B超檢查,遵醫囑用藥如益母草顆粒、烏雞白鳳丸、坤靈丸等,以促進子宮收縮和內膜脫落。
2.陰道炎:陰道炎症可能導致陰道黏膜充血、水腫,容易引起少量出血。需進行白帶常規檢查,遵醫囑使用甲硝唑片、克霉唑陰道片、硝呋太爾制霉素陰道軟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
3.宮頸息肉:宮頸息肉是宮頸慢性炎症的一種表現,息肉表面的血管豐富,容易發生出血。通過婦科檢查可發現,一般需要手術切除。
4.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當肌瘤較大或生長部位特殊時,可能會引起不規則出血。可通過B超、宮腔鏡等檢查確診,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遵醫囑使用米非司酮片、桂枝茯苓膠囊、宮瘤消膠囊等和手術治療。
5.子宮內膜癌:這是一種惡性腫瘤,早期可表現為不規則陰道出血。需要進行分段刮宮、病理活檢等以明確診斷,一旦確診,應盡早手術治療,並結合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
絕經後再次出現陰道出血,應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外陰清潔,避免過度勞累,定期進行婦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