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趾甲空了一塊可能是真菌感染、外傷、營養不良、甲溝炎、銀屑病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藥物治療、局部護理等。
1. 真菌感染:腳趾甲受到真菌感染,如灰指甲,會導致指甲變空。可使用抗真菌藥物,如阿莫羅芬搽劑、伊曲康唑膠囊、特比萘芬片等,遵醫囑用藥。同時,要保持腳部清潔乾燥,勤換鞋襪。
2. 外傷:腳趾受到擠壓、碰撞等外傷,可能導致指甲與甲床分離,出現空甲的情況。如果外傷較輕,一般等待新指甲長出即可。若有出血、疼痛等症狀,可進行局部消毒,如使用碘伏溶液。
3. 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可能影響指甲的正常生長,導致指甲變空。建議調整飲食,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肉類、蛋類、蔬菜、水果等。必要時可補充復合維生素片、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碳酸鈣D3顆粒等。
4. 甲溝炎:甲溝炎可引起指甲周圍組織炎症,長期炎症刺激可能導致指甲空了一塊。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藥物,若症狀嚴重,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膠囊。同時,要注意避免指甲修剪過短,防止感染加重。
5. 銀屑病:銀屑病累及指甲時,也可能出現指甲空的現象。治療銀屑病的藥物包括卡泊三醇軟膏、他扎羅汀凝膠、阿維A膠囊等,需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同時,要積極治療銀屑病,控制病情發展。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腳部衛生,避免穿過緊的鞋子,減少對腳趾的擠壓和摩擦。如果腳趾甲空的情況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