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腳後跟痛可能是過度勞累、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外傷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過度勞累:長時間站立、行走或運動,導致腳後跟部位的肌肉、韌帶等組織疲勞和損傷。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可通過熱敷、按摩等緩解疼痛。
2. 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受到反復牽拉和刺激,引起炎症反應。減少活動,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可使用矯形鞋墊。遵醫囑用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塞來昔布膠囊等。
3. 跟骨骨刺:跟骨骨質增生形成骨刺,刺激周圍組織引起疼痛。可進行物理治療,如衝擊波治療。若疼痛嚴重,可考慮手術切除骨刺。
4. 跟腱炎:跟腱反復受到牽拉和摩擦,發生炎症。休息是關鍵,避免劇烈運動。可進行局部冷敷,緩解疼痛和腫脹。遵醫囑使用萘普生片、美洛昔康分散片、依託考昔片等藥物治療。
5. 外傷:腳後跟受到外力撞擊或扭傷,導致局部組織損傷。在受傷後的24小時內進行冷敷,減輕腫脹和疼痛。24小時後可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如果疼痛劇烈或伴有活動受限,應及時就醫。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腳後跟,選擇合適的鞋子,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如果腳後跟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