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高和高血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主要在定義、診斷標準、危害程度、治療方法以及監測頻率等方面存在區別。
1.定義:血壓高是指血壓測量值超過正常範圍,但不一定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特徵的心血管綜合徵。
2.診斷標準:血壓高的判斷標準相對較寬松,如偶爾一次血壓升高;高血壓的診斷需要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3.危害程度:血壓高可能是暫時的、生理性的,一般危害較小;高血壓若長期得不到控制,會增加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風險,危害較大。
4.治療方法:血壓高可能通過調整生活方式等得到改善;高血壓患者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外,往往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物來控制血壓。
5.監測頻率:對於血壓高的人群,可適當增加血壓測量次數,觀察血壓變化;高血壓患者則需要更密切地監測血壓,根據醫生建議調整治療方案。
無論是血壓高還是高血壓,都應該重視生活方式的調整,如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態等。如果血壓異常,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