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耵聹栓塞是指外耳道內耵聹分泌過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聹在外耳道內聚集成團,阻塞外耳道。耵聹栓塞可影響聽力,產生耳悶、耳鳴等症狀,嚴重時可引發外耳道炎。常見原因如下:
1. 耵聹分泌過多:外耳道耵聹腺分泌旺盛,耵聹產生速度快於排出速度,導致耵聹積聚。如長期處於灰塵較多的環境中,外耳道受到刺激,耵聹分泌增加。應盡量避免處於此類環境,保持外耳道清潔。
2. 外耳道狹窄、畸形:外耳道先天狹窄或後天因外傷、炎症等原因導致狹窄、畸形,耵聹排出受阻。這種情況可能需要就醫,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如手術矯正等。
3. 耵聹排出障礙:老年人肌肉鬆弛,下頜關節運動無力,影響耵聹的排出;外耳道炎、濕疹等疾病,導致外耳道皮膚充血、腫脹,也會阻礙耵聹排出。老年人可適當活動下頜關節,促進耵聹排出;患有外耳道炎、濕疹等疾病時,應及時治療,控制病情,恢復外耳道正常功能。
4. 油性耵聹:有些人的耵聹呈油性,較黏稠,不易排出。可定期清理外耳道,使用棉簽輕輕擦拭,但要注意避免損傷外耳道皮膚。
5. 挖耳不當:經常用不潔淨的工具挖耳,或挖耳過於頻繁,可能將耵聹推向深部,造成耵聹堆積。應避免頻繁挖耳,如需清理,可使用乾淨的棉簽輕輕擦拭外耳道。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潔,避免頻繁挖耳,不要使用不潔淨的工具挖耳。如出現耳悶、耳鳴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