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上長肉疙瘩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如牙齦膿腫、牙周膿腫、根尖周膿腫、牙齦瘤、智齒冠周炎等。
1. 牙齦膿腫:多由細菌感染引起,牙齦局部出現紅腫、疼痛,形成膿腫後可觸及波動感。治療需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牙石、菌斑等,同時進行局部沖洗、上藥,必要時口服抗生素。
2. 牙周膿腫:是牙周炎發展到晚期的一種常見伴發症狀,牙齦出現局限性腫脹,形成橢圓形或半球狀的膿腫。治療包括牙周基礎治療、切開引流、局部沖洗上藥等。
3. 根尖周膿腫:多由牙髓病發展而來,牙齒有齲壞或牙髓治療史,牙齦出現膿包,伴有牙齒疼痛。治療需要進行根管治療,消除根尖炎症。
4. 牙齦瘤:來源於牙周膜及頜骨牙槽突的結締組織,可發生在牙齦乳頭部位,表現為牙齦局限性腫大。一般需要手術切除,切除後需送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
5. 智齒冠周炎:智齒萌出不全或阻生時,牙冠周圍軟組織發生的炎症,可導致牙齦紅腫、疼痛,嚴重時可形成膿腫。治療包括局部沖洗、上藥,口服抗生素,待炎症消退後,如智齒位置不正,應盡早拔除。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使用牙線等清潔工具。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口腔疾病。如果牙齦上的肉疙瘩持續不消退或伴有疼痛、出血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明確診斷,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