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期性癱瘓是一組以反復發作的骨骼肌遲緩性癱瘓為特徵的疾病,包括低鉀型週期性癱瘓、高鉀型週期性癱瘓、正常鉀型週期性癱瘓、甲亢性週期性癱瘓、繼發性週期性癱瘓等。
1. 低鉀型週期性癱瘓:是最常見的類型。多在夜間或清晨醒來時發病,表現為四肢弛緩性癱瘓,程度可輕可重,常從下肢開始,逐漸累及上肢,近端肌肉重於遠端。部分患者可有肢體酸脹、疼痛、麻木感。嚴重時可累及呼吸肌,引起呼吸困難。發病誘因包括飽餐、酗酒、過度疲勞、寒冷、感染、創傷、情緒激動等。
2. 高鉀型週期性癱瘓:較為少見。多在白天運動後休息時發作,表現為四肢遲緩性癱瘓,程度較輕,常從下肢開始,逐漸累及上肢,但一般不累及顱神經支配的肌肉和呼吸肌。部分患者可有肌肉疼痛、感覺異常等。發病誘因包括劇烈運動後休息、限制鈉鹽攝入、服用某些藥物如鉀鹽、螺旋內酯等等。
3. 正常鉀型週期性癱瘓:罕見。多在夜間或清晨醒來時發病,表現為四肢遲緩性癱瘓,程度可輕可重,常從下肢開始,逐漸累及上肢,近端肌肉重於遠端。部分患者可有肢體酸脹、疼痛、麻木感。與低鉀型週期性癱瘓不同的是,本病患者的血鉀水平正常。發病誘因包括寒冷、休息、限制鈉鹽攝入等。
4. 甲亢性週期性癱瘓:多見於青壯年男性,常伴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症狀和體徵,如心悸、多汗、手抖、消瘦、煩躁等。發作時表現為四肢遲緩性癱瘓,程度可輕可重,常從下肢開始,逐漸累及上肢,近端肌肉重於遠端。發病誘因包括劇烈運動、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注射胰島素等。
5. 繼發性週期性癱瘓:相對少見。可繼發於某些疾病,如腎功能衰竭、醛固酮增多症、腎小管酸中毒、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鎂缺乏等。發作時的表現與其他類型的週期性癱瘓相似,但同時還伴有原發疾病的症狀和體徵。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注意避免過度勞累、飽餐、酗酒、寒冷刺激等誘發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如出現肢體無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明確診斷,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