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腦堵塞怎麼回事

發佈時間:2025-04-21 05:52:50

腦堵塞,又稱腦梗死,是由於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血、缺氧所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常見的病因有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等。

1. 腦血栓形成:是腦梗死最常見的類型。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炎等原因,導致腦血管局部形成血栓,使管腔狹窄或閉塞,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煙、肥胖、高齡等。患者可能會出現肢體無力、言語不清、口角歪斜等症狀。

2. 腦栓塞:是指各種栓子隨血流進入顱內動脈使血管腔急性閉塞,引起相應供血區腦組織缺血壞死及腦功能障礙。栓子來源可分為心源性、非心源性和來源不明性三種。心源性腦栓塞最常見,如心房顫動、心臟瓣膜病、心肌梗死等。非心源性腦栓塞如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空氣栓塞、脂肪栓塞等。腦栓塞起病急驟,症狀常在數秒或數分鐘內達到高峰。

3. 腔隙性腦梗死:是指大腦半球或腦幹深部的小穿通動脈,在長期高血壓的基礎上,血管壁發生病變,導致管腔閉塞,形成小的梗死灶。常見於中老年人,多數患者症狀較輕,可表現為純運動性輕偏癱、純感覺性卒中、共濟失調性輕偏癱等。

4. 分水嶺腦梗死:是指兩條動脈供血區邊緣帶的局部缺血性損害,多發生在腦動脈狹窄或閉塞的基礎上。主要原因是體循環低血壓、腦的大動脈狹窄或閉塞等。臨床表現取決於梗死的部位和程度,可出現偏癱、偏身感覺障礙、言語不清等症狀。

5. 出血性腦梗死:是指在腦梗死灶的基礎上,由於梗死區內血管重新恢復血流灌注,導致梗死區內出現繼發性出血。常見於大面積腦梗死、腦栓塞後。患者的症狀可能會加重,如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等。

腦堵塞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建議按時服藥,定期復查,如出現頭痛、頭暈、肢體無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相關文章
腦堵塞怎麼回事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