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炎綜合徵和腎病綜合徵在臨床表現、發病機制、實驗室檢查、治療方法、預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區別。
1.臨床表現:
①腎炎綜合徵:以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為主要表現。
②腎病綜合徵: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血漿白蛋白<30g/L、水腫、高脂血症。
2.發病機制:
①腎炎綜合徵:主要是由於腎小球濾過屏障受損,導致血尿和蛋白尿,同時伴有水鈉瀦留和高血壓。
②腎病綜合徵:是由於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質從尿中丟失,引起低蛋白血症,進而導致水腫和高脂血症。
3.實驗室檢查:
①腎炎綜合徵:尿蛋白定量一般小於3.5g/d,常有紅細胞管型,腎功能可正常或輕度受損。
②腎病綜合徵:尿蛋白定量大於3.5g/d,血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腎功能可正常或受損。
4.治療方法:
①腎炎綜合徵:主要是控制血壓、減少蛋白尿、保護腎功能,根據病情可能需要使用ACEI或ARB類藥物、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
②腎病綜合徵:一般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治療,同時對症治療水腫、高脂血症等。
5.預後:
①腎炎綜合徵:病情輕重不一,部分患者可進展為慢性腎衰竭。
②腎病綜合徵:經過積極治療,部分患者可緩解,但容易復發。
無論是腎炎綜合徵還是腎病綜合徵,患者都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感染,飲食上要注意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遵醫囑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