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流產是指妊娠12周或之後,胎兒尚未具有生存能力而終止妊娠。其常見原因包括子宮頸功能不全、胎盤因素、胎兒因素、子宮畸形、感染等。
1. 子宮頸功能不全:子宮頸內口鬆弛,隨著妊娠進展,子宮下段及宮頸被動擴張,宮頸管逐漸縮短、展平,導致流產。可在妊娠前行宮頸內口修補術,或於孕14~18周行宮頸環扎術。
2. 胎盤因素:胎盤早剝、前置胎盤等,影響胎兒血氧供應,導致流產。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止血、糾正休克等,必要時終止妊娠。
3. 胎兒因素:胎兒嚴重畸形、染色體異常等,可導致流產。需要通過產前檢查進行診斷,一旦確診,應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終止妊娠。
4. 子宮畸形:如縱隔子宮、雙角子宮等,影響胎兒生長髮育,易引起流產。可通過手術矯正子宮畸形。
5. 感染:生殖道感染可引起胎膜早破、絨毛膜羊膜炎等,導致晚期流產。應及時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晚期流產對孕婦的身心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在懷孕期間,孕婦應按時進行產前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存在的問題。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以降低晚期流產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