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發燒較為常見,可能由環境因素、感染、衣物穿著不當、疫苗接種反應、脫水等引起。
1. 環境因素:新生兒體溫調節能力較差,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導致發燒。應保持室內溫度適宜,一般在22 - 26℃之間。
2. 感染:這是新生兒發燒的常見原因,如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等。需及時就醫,進行抗感染治療。
3. 衣物穿著不當:過多或過少的衣物都可能影響新生兒的體溫調節,導致發燒。應根據室內溫度和新生兒的實際情況,合理穿著衣物。
4. 疫苗接種反應:部分新生兒在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發燒的情況。一般為低熱,可通過物理降溫緩解,如溫水擦浴。若體溫過高或持續時間較長,應就醫。
5. 脫水:新生兒水分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可能引起脫水熱。要保證新生兒充足的水分攝入。
新生兒發燒需要引起重視,家長應密切觀察新生兒的體溫變化和其他症狀,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合理給新生兒穿著衣物,保證其充足的水分攝入,並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預防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