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慢性胃炎癌變的原因

發佈時間:2025-04-18 17:55:05
吳鵬波副主任醫師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慢性胃炎癌變的原因主要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習慣不良、長期使用某些藥物、膽汁反流、遺傳因素等。

1. 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胃黏膜炎症、萎縮、腸化生等病理改變,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幽門螺桿菌可以通過口-口傳播或糞-口傳播,如共用餐具、接吻、不注意手衛生等方式感染。

2. 飲食習慣不良:長期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或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等,都可能損傷胃黏膜,引起慢性胃炎。長期吸煙、飲酒也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害,增加癌變的風險。

3. 長期使用某些藥物: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糖皮質激素等藥物,可能導致胃黏膜損傷,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潰瘍。這些藥物會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的侵蝕作用增強。

4. 膽汁反流:膽汁反流是指膽汁反流入胃,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炎症。常見的原因包括膽囊疾病、胃幽門功能失常等。膽汁中的膽鹽和胰液中的消化酶可以損傷胃黏膜,長期膽汁反流可能導致胃黏膜萎縮、腸化生等病變,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5. 遺傳因素:某些遺傳因素可能增加慢性胃炎癌變的風險。例如,家族中有胃癌患者的人群,其患慢性胃炎併發展為胃癌的風險可能相對較高。一些基因突變也可能與胃癌的發生有關。

為了預防慢性胃炎癌變,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如規律飲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限酒等。同時,要積極治療慢性胃炎,根除幽門螺桿菌,避免長期使用對胃黏膜有損害的藥物。如果出現上腹部疼痛、腹脹、惡心、嘔吐等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

相關文章
慢性胃炎癌變的原因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