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擴張症引起大咯血的原因主要有支氣管動脈和肺動脈的終末支擴張、血管瘤破裂、支氣管動脈和肺動脈先天性吻合支破裂、合併慢性支氣管炎、併發肺膿腫等。
1. 支氣管動脈和肺動脈的終末支擴張:
支氣管擴張症時,支氣管動脈和肺動脈的終末支常發生擴張。這些血管壁變薄,容易破裂出血。當破裂的血管較大時,就會引起大咯血。
2. 血管瘤破裂:
在支氣管擴張症的病變部位,有時會形成血管瘤。這些血管瘤壁薄,容易受到壓力或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破裂,導致大量出血。
3. 支氣管動脈和肺動脈先天性吻合支破裂:
部分患者存在支氣管動脈和肺動脈先天性吻合支。在支氣管擴張症的情況下,這些吻合支可能會發生擴張和破裂,引起大咯血。
4. 合併慢性支氣管炎:
支氣管擴張症患者常合併慢性支氣管炎。慢性炎症可導致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容易引起小血管破裂出血。如果合併感染,炎症加重,出血的風險也會增加。
5. 併發肺膿腫:
支氣管擴張症患者容易併發肺膿腫。肺膿腫可破壞肺部組織和血管,導致咯血。當膿腫侵蝕較大的血管時,可引起大咯血。
在日常生活中,支氣管擴張症患者應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出現咯血等症狀,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治療建議。同時,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