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主要原因是風濕熱反復發作,導致二尖瓣瓣葉交界處粘連、融合,瓣葉增厚、攣縮、變硬,腱索和乳頭肌增厚、縮短,最終引起二尖瓣狹窄。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導致二尖瓣狹窄,如老年性二尖瓣環或環下鈣化、先天性二尖瓣狹窄、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以下是對慢性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原因的詳細分析:
1. 風濕熱:風濕熱是慢性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最常見的原因。風濕熱是一種由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心臟、關節、皮膚和神經系統等。當風濕熱反復發作時,炎症細胞會浸潤二尖瓣瓣葉,導致瓣葉交界處粘連、融合,進而引起二尖瓣狹窄。
2. 老年性二尖瓣環或環下鈣化:隨著年齡的增長,二尖瓣環或環下組織可發生鈣化,導致二尖瓣狹窄。這種情況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但通常狹窄程度較輕。
3. 先天性二尖瓣狹窄:先天性二尖瓣狹窄是一種罕見的心臟畸形,可由於二尖瓣瓣葉發育異常、腱索或乳頭肌異常等原因引起。
4. 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個臟器,包括心臟。當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心臟時,可引起二尖瓣炎症和纖維化,進而導致二尖瓣狹窄。
5. 其他:除了上述原因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導致二尖瓣狹窄,如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病、梅毒等。這些疾病相對較為罕見,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引起二尖瓣狹窄。
對於慢性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患者,應定期進行心臟超聲檢查,以監測病情的進展。同時,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注意保暖,預防感染。如果出現呼吸困難、心悸、乏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進行相應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