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鉀血症是指血清鉀濃度高於 5.5mmol/L 的一種病理生理狀態,其發生原因主要有鉀攝入過多、腎排鉀減少、細胞內鉀移出、假性高鉀血症等。
1.鉀攝入過多:
攝入過多含鉀食物或藥物是導致高鉀血症的常見原因之一。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大量進食富含鉀的食物如香蕉、橙子、菠菜等一般不會引起高鉀血症,但在腎功能不全時,尤其當少尿或無尿時,鉀排出減少,若此時再過多地攝入含鉀食物或藥物如氯化鉀、保鉀利尿劑等,則極易發生高鉀血症。
2.腎排鉀減少:
這是引起高鉀血症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時,腎小球濾過率顯著降低,使得鉀排出減少;長期應用保鉀利尿劑如螺內酯、氨苯蝶啶,也可使鉀排出減少,導致高鉀血症。
3.細胞內鉀移出:
細胞內鉀移出是導致高鉀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組織損傷如擠壓綜合徵、溶血、酸中毒、高血糖合併胰島素不足、某些藥物如β受體阻滯劑、洋地黃類藥物的使用、細胞外液容量減少等,均可使細胞內鉀移出,導致血鉀升高。
4.假性高鉀血症:
採血時,如發生溶血,紅細胞內的鉀釋放入血,可使血清鉀濃度假性升高;或者血小板增多症、白細胞增多症患者,當細胞破壞過多時,也可使血清鉀濃度假性升高,但體內總鉀量並不增加,這種情況稱為假性高鉀血症。
5.其他原因:
比較罕見的情況,如某些遺傳性疾病如假性醛固酮減少症、家族性高鉀性週期性麻痹可導致腎小管對鉀的重吸收增加,引起高鉀血症。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飲食均衡,避免過度攝入含鉀高的食物。對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控制鉀的攝入量,並定期進行血鉀檢測。如果出現高鉀血症的相關症狀,如四肢及口周感覺麻木、肌肉酸痛、心動徐緩、心律失常等,應及時就醫,以便進行針對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