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常見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原因

發佈時間:2025-04-17 03:09:48

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其發病原因較為複雜,主要包括瀰漫性毒性甲狀腺腫Graves 病、多結節性毒性甲狀腺腫、甲狀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碘甲亢、垂體性甲亢等。

1. 瀰漫性毒性甲狀腺腫Graves 病:是甲亢最常見的病因,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產生了針對甲狀腺細胞的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該抗體刺激甲狀腺細胞增生和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加,導致甲亢。患者可出現怕熱、多汗、心悸、手抖、消瘦、食慾亢進、大便次數增多等症狀。

2. 多結節性毒性甲狀腺腫:較為常見,病因可能與甲狀腺結節自主功能亢進有關。多個結節自主性地分泌過多甲狀腺激素,引起甲亢。患者的症狀與 Graves 病相似,但甲狀腺多呈結節性腫大。

3. 甲狀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相對少見,是由於甲狀腺內單個或多個自主性高功能結節,自主分泌過多甲狀腺激素而引起的甲亢。患者除了有甲亢的症狀外,甲狀腺可觸及單個或多個結節。

4. 碘甲亢:較少見,與長期大量攝入碘有關。過多的碘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和釋放增加,從而引起甲亢。這種類型的甲亢多見於缺碘地區補碘後或使用含碘藥物如胺碘酮的患者。

5. 垂體性甲亢:罕見,是由於垂體腫瘤分泌過多促甲狀腺激素TSH,刺激甲狀腺增生和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所致。患者除了有甲亢的症狀外,還可能伴有垂體腫瘤的相關症狀,如頭痛、視力障礙等。

對於甲亢患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甲狀腺功能、甲狀腺超聲、甲狀腺自身抗體等,以明確病因,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包括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放射性碘治療和手術治療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調整藥物劑量。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精神緊張,保持良好的心態。飲食上應避免食用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

常見導致甲狀腺功能亢進的原因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