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常見導致胃炎胃潰瘍出血的原因

發佈時間:2025-04-17 02:52:35

胃炎胃潰瘍出血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其發病原因多樣,常見的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因素、應激因素、酒精因素、胃黏膜營養因子缺乏等。

1.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潰瘍的主要原因之一。該細菌能產生多種酶和毒素,破壞胃黏膜屏障,導致炎症和潰瘍的形成。長期感染幽門螺桿菌還可能增加胃癌的風險。

2.藥物因素: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糖皮質激素等藥物,可直接損傷胃黏膜,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從而引起胃炎和胃潰瘍出血。

3.應激因素:嚴重的創傷、燒傷、大手術、腦血管意外等應激狀態下,胃黏膜微循環障礙,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屏障功能減弱,容易導致急性胃黏膜病變,引起出血。

4.酒精因素:長期大量飲酒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甚至潰瘍形成。酒精還可促進胃酸分泌,加重胃黏膜的損傷。

5.胃黏膜營養因子缺乏:胃黏膜的修復需要足夠的營養支持,如維生素 B12、葉酸等。當這些營養因子缺乏時,胃黏膜的修復能力下降,容易發生胃炎和胃潰瘍出血。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減少飲酒和吸煙。同時,應按照醫生的建議合理使用藥物,避免自行服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藥物。如果出現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黑便等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

常見導致胃炎胃潰瘍出血的原因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