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其發病原因包括淚液分泌不足、淚液蒸發過快、瞼板腺功能障礙、眼表炎症、免疫性疾病等。
1.淚液分泌不足:淚液分泌不足是乾眼症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淚腺的功能可能會逐漸下降,導致淚液分泌減少。某些全身性疾病,如乾燥綜合徵、類風濕關節炎等,也可能影響淚腺的功能,導致淚液分泌不足。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抗組胺藥、抗抑鬱藥等,也可能抑制淚液的分泌。
2.淚液蒸發過快:淚液蒸發過快是乾眼症的另一個常見原因。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如電腦、手機等,會導致眨眼次數減少,淚液蒸發加快。環境因素,如乾燥的氣候、空調環境等,也會使淚液蒸發過快。瞼裂過大、佩戴隱形眼鏡等也可能增加淚液的蒸發。
3.瞼板腺功能障礙:瞼板腺分泌的脂質是淚膜的重要組成部分,瞼板腺功能障礙會導致脂質分泌異常,使淚膜不穩定,從而引起乾眼症。瞼板腺功能障礙可能與瞼板腺堵塞、感染、炎症等有關。長期化妝、用眼不衛生等也可能增加瞼板腺功能障礙的風險。
4.眼表炎症:眼表炎症,如結膜炎、角膜炎等,會破壞眼表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導致淚液分泌和分布異常,從而引起乾眼症。眼表炎症可能由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由於過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導致的。
5.免疫性疾病:某些免疫性疾病,如乾燥綜合徵、系統性紅斑狼瘡等,會累及眼部,導致淚腺和瞼板腺的功能異常,從而引起乾眼症。這些疾病通常會伴有全身其他系統的症狀,如口乾、關節疼痛等。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注意眼部衛生,避免過度用眼。如果出現眼部乾澀、疼痛、視物模糊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