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術後尿路感染是膀胱癌患者術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其發病原因較為複雜,主要包括留置導尿管、手術創傷、患者免疫力下降、細菌感染、尿瀦留等。
1. 留置導尿管:膀胱癌術後患者通常需要留置導尿管,這是導致尿路感染的最常見原因。導尿管的存在為細菌進入泌尿系統提供了通道,容易引起細菌滋生和感染。長期留置導尿管還可能導致尿道黏膜受損,進一步增加感染的風險。
2. 手術創傷:膀胱癌手術本身會對泌尿系統造成一定的創傷,破壞了泌尿系統的正常防禦機制。手術切口和創面容易受到細菌的侵襲,從而引發感染。
3. 患者免疫力下降:膀胱癌患者在手術前後,由於身體的應激反應和疾病的消耗,往往會出現免疫力下降的情況。免疫力低下使得患者對細菌的抵抗力減弱,容易發生感染。
4. 細菌感染:手術過程中或術後,如果醫療器械、醫護人員的手等消毒不嚴格,可能會將細菌帶入患者的泌尿系統,導致感染。患者自身的腸道細菌也可能通過逆行感染進入泌尿系統。
5. 尿瀦留:膀胱癌術後,患者可能會出現尿瀦留的情況,尿液在膀胱內瀦留時間過長,容易滋生細菌,從而引起尿路感染。
為了減少膀胱癌術後尿路感染的發生,患者在術後應注意保持尿道口的清潔,定期更換尿袋,避免尿液逆流。同時,要注意加強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遵醫囑按時服用抗生素等藥物。如果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狀,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進行相應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