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檢查眼底的原因包括白血病細胞浸潤、貧血、出血傾向、高血壓及眼壓異常等。
1. 白血病細胞浸潤:白血病細胞可浸潤眼部組織,尤其是視網膜。這可能導致視網膜出血、滲出、水腫,甚至視網膜脫離,影響視力。眼底檢查可以早期發現這些病變,以便及時進行治療。
2. 貧血:白血病患者常伴有貧血,嚴重的貧血可導致視網膜缺血、缺氧,引起視網膜病變。通過眼底檢查可以觀察到視網膜的顏色、血管形態等變化,評估貧血的程度及對視網膜的影響。
3. 出血傾向: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數量和功能可能異常,容易出現出血。眼底是人體唯一可以直接觀察到血管的部位,眼底檢查可以發現視網膜出血、玻璃體積血等情況,有助於判斷出血的部位和程度。
4. 高血壓:部分白血病患者可能合併高血壓,高血壓會對視網膜血管造成損害,如視網膜動脈硬化、視網膜出血等。眼底檢查可以監測高血壓對視網膜的影響,為調整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5. 眼壓異常:少數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現眼壓異常,如青光眼。眼底檢查可以觀察視神經乳頭的形態和結構,有助於早期發現眼壓異常引起的視神經損害。
對於白血病患者,應定期進行眼底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眼部病變。在檢查過程中,患者應配合醫生的操作,保持眼球不動,避免眨眼和揉眼。如果在檢查後出現眼部不適,如視力下降、眼痛、眼紅等,應及時告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