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導致患者腹瀉的原因是甚麼

發佈時間:2025-04-16 05:07:47

導致患者腹瀉的原因有腸道感染、食物過敏或不耐受、藥物副作用、腸道疾病以及內分泌疾病等。

1. 腸道感染:

腸道感染是導致腹瀉的常見原因之一。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病原體感染腸道後,會引起腸道炎症,導致腸道蠕動加快,從而引起腹瀉。常見的腸道感染病原體包括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阿米巴原蟲等。患者除了腹瀉外,還可能伴有腹痛、惡心、嘔吐、發熱等症狀。

2. 食物過敏或不耐受:

食物過敏或不耐受也是引起腹瀉的常見原因之一。有些人對某些食物中的蛋白質過敏,如牛奶、雞蛋、海鮮等,食用後會引起過敏反應,導致腹瀉。有些人對某些食物中的成分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者飲用牛奶後會出現腹瀉。食物過敏或不耐受引起的腹瀉通常在進食後數小時內發生,除了腹瀉外,還可能伴有皮疹、瘙癢、呼吸困難等症狀。

3. 藥物副作用:

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可能會導致腹瀉。例如,抗生素、抗抑鬱藥、降壓藥等可能會影響腸道菌群平衡或腸道蠕動,從而引起腹瀉。藥物引起的腹瀉通常在用藥後一段時間內發生,停藥後腹瀉症狀可能會緩解。

4. 腸道疾病:

一些腸道疾病也會導致腹瀉。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易激綜合徵等。這些疾病會導致腸道黏膜受損,腸道功能紊亂,從而引起腹瀉。腸道疾病引起的腹瀉通常會反復發作,伴有腹痛、腹脹、黏液膿血便等症狀。

5. 內分泌疾病:

某些內分泌疾病也可能會引起腹瀉。如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這些疾病會影響體內的激素水平,從而影響腸道的功能,導致腹瀉。內分泌疾病引起的腹瀉通常伴有其他內分泌系統的症狀,如心悸、多汗、乏力等。

患者在出現腹瀉症狀後,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以防止脫水。同時,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大便常規、血常規、腸鏡等,以明確腹瀉的原因,並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導致患者腹瀉的原因是甚麼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