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後發性白內障發病原因

發佈時間:2025-04-17 08:56:21
韓明磊副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後發性白內障是白內障囊外摘除術或晶狀體外傷後,殘留的皮質或晶狀體上皮細胞增生,形成混濁。常見的發病原因有晶狀體上皮細胞增殖、炎症反應、晶狀體囊膜殘留、玻璃體殘留、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遷移等。

1. 晶狀體上皮細胞增殖:白內障術後,晶狀體上皮細胞可發生增殖,形成Elschnig珠樣小體,這些小體逐漸融合,導致後發性白內障的發生。

2. 炎症反應:手術創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眼內炎症,可釋放多種細胞因子和炎症介質,刺激晶狀體上皮細胞增生和纖維化,從而引發後發性白內障。

3. 晶狀體囊膜殘留:白內障手術中,如果晶狀體囊膜殘留過多,殘留的囊膜上皮細胞可繼續生長,導致後發性白內障。

4. 玻璃體殘留:白內障手術中,若玻璃體溢出並進入前房,玻璃體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會刺激晶狀體上皮細胞增生,增加後發性白內障的發生風險。

5. 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遷移: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可能會遷移到晶狀體後囊膜處,引起後發性白內障,但這種情況較為罕見。

為了減少後發性白內障的發生,患者在白內障手術後應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護理。避免眼部受傷和感染,注意用眼衛生,定期復查。如果出現視力下降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

後發性白內障發病原因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