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白內障致盲的原因

發佈時間:2025-04-17 08:56:19
韓明磊副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可導致視力逐漸下降甚至失明,其致盲原因包括晶狀體混濁程度加重、晶狀體脫位、併發葡萄膜炎、引發青光眼、合併視網膜病變等。

1.晶狀體混濁程度加重:

晶狀體混濁是白內障的主要特徵。隨著病情的發展,晶狀體混濁程度會不斷加重,光線無法正常透過晶狀體到達視網膜,導致視力逐漸下降,直至失明。

2.晶狀體脫位:

晶狀體的位置發生改變,可能會導致視力障礙。晶狀體脫位可能是由於先天因素、外傷或其他眼部疾病引起的。脫位的晶狀體可能會阻塞房水流通,引起眼壓升高,進而損害視神經,導致失明。

3.併發葡萄膜炎:

白內障患者的晶狀體蛋白可能會成為抗原,引發免疫反應,導致葡萄膜炎的發生。葡萄膜炎會引起眼部炎症,破壞眼內組織,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導致失明。

4.引發青光眼:

白內障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導致晶狀體膨脹,使眼內房水流出受阻,眼壓升高,從而引發青光眼。青光眼會對視神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如不及時治療,最終會導致失明。

5.合併視網膜病變:

白內障患者可能同時存在視網膜病變,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老年性黃斑變性等。這些視網膜病變會影響視網膜的正常功能,導致視力下降。如果白內障合併視網膜病變,治療難度會增加,視力恢復的效果也可能不理想。

在日常生活中,白內障患者應定期進行眼部檢查,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如果視力下降明顯,應及時就醫,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如手術治療等。同時,要注意用眼衛生,避免過度用眼,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白內障致盲的原因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