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性牙齦增生是指長期服用某些藥物而引起的牙齦組織的增生性反應,如抗癲癇藥苯妥英鈉、免疫抑制劑環孢素、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等藥物,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牙齦增生,也有其他一些藥物可能引起該症狀等。
1. 抗癲癇藥:苯妥英鈉是常見的抗癲癇藥物,長期服用可能導致牙齦增生。其機制可能與該藥能對抗膠原酶,使膠原堆積;還可能刺激成纖維細胞增生,分泌大量膠原纖維等有關。
2. 免疫抑制劑:環孢素是一種免疫抑制劑,常用於器官移植後的抗排異反應。長期使用環孢素可能引起牙齦增生,這可能與該藥影響牙齦成纖維細胞的代謝,促使其合成膠原蛋白增加有關。
3. 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是常用的鈣通道阻滯劑,用於治療高血壓和心絞痛等疾病。長期服用硝苯地平可能導致牙齦增生,其原因可能是該藥引起牙齦的微循環改變,導致牙齦組織的慢性炎症和增生。
4. 其他降壓藥:除了硝苯地平外,一些其他的降壓藥如維拉帕米等,也可能引起牙齦增生,但相對較為少見。
5. 其他藥物:某些少見的情況,如服用苯巴比妥等藥物,也可能導致牙齦增生,但這種情況較為罕見。
在日常生活中,若正在服用可能導致牙齦增生的藥物,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線等清潔工具,定期進行口腔檢查。若發現牙齦增生的情況,應及時告知醫生,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同時,對於牙齦增生較為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牙周治療,如潔治、刮治等,以去除局部刺激因素,緩解牙齦增生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