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食管炎怎麼回事

發佈時間:2025-04-16 02:22:19

食管炎是指食管黏膜受到刺激或損傷而引起的炎症,常見的原因有胃酸反流、飲食不當、感染、藥物副作用、放射性損傷等。

1. 胃酸反流:胃酸反流是食管炎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當胃內容物包括胃酸、胃蛋白酶、膽汁等反流到食管時,會對食管黏膜造成損傷,引起炎症。這種情況通常與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胃排空延遲、腹內壓增高等因素有關。常見的症狀包括燒心、反酸、胸痛等。

2. 飲食不當:長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過熱、過冷的食物,以及粗糙、堅硬的食物等,都可能對食管黏膜造成損傷,引起食管炎。酗酒、吸煙等不良習慣也會增加食管炎的發病風險。症狀可能有吞咽困難、咽喉部異物感等。

3. 感染: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體感染食管,也可引起食管炎。例如,念珠菌感染可導致霉菌性食管炎,皰疹病毒感染可引起皰疹性食管炎。感染性食管炎的症狀因病原體不同而有所差異,可能包括發熱、吞咽疼痛、胸骨後疼痛等。

4. 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氯化鉀等,在服用後可能會對食管黏膜產生刺激或損傷,導致食管炎。這類食管炎的症狀可能與藥物的使用時間和劑量有關,常見的表現有胸骨後疼痛、吞咽困難等。

5. 放射性損傷:胸部接受放射治療時,食管可能會受到放射性損傷,從而引發食管炎。這種情況下,食管炎的症狀通常在放療後一段時間內出現,可能包括吞咽疼痛、胸骨後燒灼感等。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限酒。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建議正確服用藥物,避免自行增減藥量。如果出現燒心、反酸、吞咽困難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明確診斷並進行相應的治療。

食管炎怎麼回事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