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怎麼回事

發佈時間:2025-04-16 01:43:07

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是指胃黏膜上皮細胞被腸型上皮細胞所代替,伴有胃黏膜腺體萎縮的一種病理變化,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習慣、膽汁反流、免疫因素、遺傳因素等。

1. 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可引起胃黏膜炎症,長期炎症刺激可導致胃黏膜腺體萎縮和腸化生。幽門螺桿菌可通過口-口傳播或糞-口傳播,如共用餐具、接吻、不注意手衛生等方式感染。感染後患者可能出現上腹部疼痛、腹脹、惡心、嘔吐等症狀。

2. 飲食習慣:長期飲酒、吸煙、高鹽飲食、缺乏維生素等不良飲食習慣,可損傷胃黏膜,導致胃黏膜炎症和萎縮,進而引起腸化生。例如,長期飲酒可直接損傷胃黏膜,使胃黏膜屏障功能減弱;高鹽飲食可破壞胃黏膜屏障,增加胃酸對胃黏膜的損害。

3. 膽汁反流:膽汁反流是指膽汁反流入胃,破壞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黏膜炎症和萎縮。常見於膽囊切除術後、胃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等情況。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可出現上腹部疼痛、燒灼感、口苦等症狀。

4.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體內產生針對胃黏膜細胞的自身抗體,導致胃黏膜炎症和萎縮。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常伴有貧血、體重減輕等症狀。

5. 遺傳因素:某些基因突變可能與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的發生有關,但這種情況相對較為罕見。家族中有慢性胃炎患者的人群,發病風險可能相對較高。

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的患者,應注意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和病理活檢,以便早期發現癌變。同時,應注意調整飲食習慣,避免飲酒、吸煙,減少高鹽、高脂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還應積極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遵醫囑服用藥物,以緩解症狀,延緩病情進展。

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化怎麼回事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