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梗阻是喉部或鄰近器官的病變,使喉部氣道變窄或阻塞,引起呼吸困難的一種病症,常見於小兒。其原因包括喉部炎症、喉部異物、喉外傷、喉部腫瘤、喉先天性畸形等。
1. 喉部炎症:
喉部炎症是引起喉梗阻的最常見原因,如急性會厭炎、小兒急性喉炎等。喉部炎症可導致喉部黏膜充血、水腫,使喉腔狹窄。患者常表現為聲音嘶啞、吸氣性呼吸困難、喉鳴等症狀。治療主要是使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等藥物,以減輕喉部炎症和水腫。
2. 喉部異物:
喉部異物是導致喉梗阻的常見原因之一,如花生米、硬幣、魚刺等。異物卡在喉部可阻塞氣道,引起呼吸困難。患者常表現為突然發生的劇烈嗆咳、吸氣性呼吸困難、喉鳴等症狀。治療方法是盡快取出異物,可通過喉鏡或支氣管鏡等器械進行。
3. 喉外傷:
喉外傷如喉部挫傷、切割傷、燒傷等,可導致喉部組織腫脹、出血、軟骨骨折等,從而引起喉梗阻。患者常表現為喉部疼痛、呼吸困難、咯血等症狀。治療主要是根據外傷的情況進行清創、止血、修復喉部組織等處理。
4. 喉部腫瘤:
喉部腫瘤如喉癌、喉乳頭狀瘤等,可阻塞喉部氣道,引起喉梗阻。患者常表現為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症狀。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放療、化療等,具體治療方案應根據腫瘤的類型、分期等因素決定。
5. 喉先天性畸形:
喉先天性畸形如喉蹼、喉軟骨畸形等,可導致喉部氣道狹窄,引起喉梗阻。這種情況較為罕見,患者多在嬰幼兒時期就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手術矯正喉部畸形,以改善氣道通暢性。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避免兒童接觸小顆粒物品,以防誤吸;進食時應細嚼慢嚥,避免吞食異物;注意保護喉部,避免喉部受傷;如有喉部不適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