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流鼻血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鼻腔黏膜乾燥、鼻部炎症、發熱、用力擤鼻、血液系統疾病等。
1. 鼻腔黏膜乾燥:
感冒時,身體的水分會大量流失,導致鼻腔黏膜乾燥。鼻腔黏膜乾燥後,容易破裂出血。
空氣乾燥、長期處於空調環境中也可能加重鼻腔黏膜乾燥的情況。
2. 鼻部炎症:
感冒常伴有鼻部炎症,如鼻炎、鼻竇炎等。炎症會導致鼻腔黏膜充血、腫脹,容易引起鼻出血。
炎症還可能使鼻腔分泌物增多,患者在擤鼻時用力過大,也可能損傷鼻腔黏膜,導致出血。
3. 發熱:
感冒引起的發熱會使體表血管擴張,包括鼻腔內的血管。鼻腔血管擴張後,血管壁的壓力增加,容易破裂出血。
尤其是兒童,在發熱時更容易出現鼻出血的情況。
4. 用力擤鼻:
感冒時,鼻腔內會有較多的分泌物,有些人會用力擤鼻,試圖將分泌物排出。但用力擤鼻可能會損傷鼻腔黏膜,導致鼻出血。
正確的擤鼻方法是單側擤鼻,輕輕按壓一側鼻孔,將對側鼻腔內的分泌物擤出,然後再換另一側。
5. 血液系統疾病:
雖然較為罕見,但某些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也可能導致鼻出血。這些疾病除了鼻出血外,還可能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如牙齦出血、皮膚瘀斑等。
如果鼻出血頻繁、量大,且不易止血,或者伴有其他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以排除血液系統疾病的可能。
如果出現感冒流鼻血的情況,不要驚慌。可以採取保持頭部稍向前傾,用手指捏住兩側鼻翼,持續壓迫5-10分鐘,同時張口呼吸。如果鼻出血仍不能停止,應及時就醫。在感冒期間,要注意多喝水,保持鼻腔濕潤,避免用力擤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