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痔瘡大便後肛門疼痛怎麼回事

發佈時間:2025-04-15 11:22:55
曹鍵副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痔瘡患者大便後肛門疼痛,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如糞便刺激、痔核脫出、感染、肛裂、肛門括約肌痙攣等。

1. 糞便刺激:

痔瘡患者的肛門周圍組織較為敏感,大便後,糞便中的殘渣可能會刺激肛門周圍的皮膚和黏膜,引起疼痛。尤其是當糞便乾燥、硬結時,這種刺激更為明顯。

長期的腹瀉也可能導致肛門周圍皮膚受到頻繁的刺激,從而引起疼痛。

2. 痔核脫出:

當痔瘡病情加重時,痔核可能會從肛門內脫出。在大便後,脫出的痔核如果不能及時回納,會受到肛門括約肌的擠壓,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疼痛。

脫出的痔核還可能會受到摩擦和感染,進一步加重疼痛症狀。

3. 感染:

痔瘡部位容易滋生細菌,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可能會導致感染。感染後,肛門周圍會出現紅腫、疼痛、發熱等症狀。

感染還可能會引起局部膿腫的形成,使疼痛更加劇烈。

4. 肛裂:

長期的痔瘡可能會導致肛裂的發生。大便時,肛裂部位受到糞便的刺激,會引起劇烈的疼痛,這種疼痛通常呈週期性,即排便時疼痛,便後數分鐘緩解,隨後又出現持續性疼痛。

肛裂還可能會伴有便血、便秘等症狀。

5. 肛門括約肌痙攣:

大便時,肛門括約肌會收縮,如果收縮過度或持續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肛門括約肌痙攣,引起肛門疼痛。

這種疼痛通常較為劇烈,且持續時間較長。

在日常生活中,痔瘡患者應注意保持肛門周圍的清潔衛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如果肛門疼痛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以便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相關文章
痔瘡大便後肛門疼痛怎麼回事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