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臥時眩暈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體位性低血壓、耳石症、頸椎病、貧血、腦血管疾病等。
1. 體位性低血壓:從臥位變為直立位時,血壓突然下降,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常見於老年人、長期臥床者。起身時動作應緩慢,避免突然改變體位。
2. 耳石症:內耳中的耳石脫落,刺激半規管引起眩暈。可通過耳石復位治療。
3. 頸椎病:頸椎病變壓迫椎動脈,影響腦部供血。避免長時間低頭,可進行頸部按摩、牽引等治療。
4. 貧血:血紅蛋白含量不足,導致氧氣輸送減少,引起頭暈。需補充營養,治療導致貧血的原發疾病。
5. 腦血管疾病:腦部血管狹窄或堵塞,影響腦部血液供應。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
日常生活中,起臥時應盡量緩慢,避免動作過猛。如果眩暈症狀頻繁出現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以便進行針對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