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和心肌梗塞實際上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名稱,它們在定義、病因、症狀、治療以及預後等方面存在區別。
1.定義:心肌梗死和心肌梗塞都是指由於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導致心肌壞死。
2.病因:兩者的病因基本相同,主要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基礎上的血栓形成、斑塊破裂、冠狀動脈痙攣等引起冠狀動脈急性閉塞。
3.症狀:臨床表現相似,都可能出現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電圖進行性改變等。
4.治療:治療方法也一致,包括盡快恢復心肌的血液灌注如溶栓、介入治療等、解除疼痛、處理心律失常、控制休克、治療心力衰竭等。
5.預後:心肌梗死和心肌梗塞的預後取決於梗死的面積、部位、治療是否及時等因素,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幸存者也可能遺留不同程度的心臟功能損害。
無論是心肌梗死還是心肌梗塞,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保持良好的心態等。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定期復查,以提高生活質量,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再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