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爛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胃部疾病,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5項:去除病因、藥物治療、補充血容量、內鏡下止血、手術治療等。
1.去除病因:急性糜爛性胃炎的發生可能與應激、藥物、酒精等因素有關。去除這些病因,如停止使用可能導致胃黏膜損傷的藥物、避免飲酒、緩解應激狀態等,有助於減輕胃黏膜的炎症和損傷。
2.藥物治療: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蘭索拉唑腸溶片、雷貝拉唑鈉腸溶片等;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混懸凝膠、枸櫞酸鉍鉀膠囊、膠體果膠鉍膠囊等;以及止血藥物,如凝血酶凍乾粉、雲南白藥膠囊、酚磺乙胺片等。這些藥物可以減少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促進胃黏膜的修復,以及止血。遵醫囑用藥。
3.補充血容量:如果患者出現大量出血導致休克,應迅速補充血容量。可以通過靜脈輸注生理鹽水、右旋糖酐、羥乙基澱粉等液體,以維持有效血循環,糾正休克引起的組織低灌注和缺氧狀態,這對於急性糜爛性胃炎合併嚴重出血的患者至關重要。
4.內鏡下止血:對於經藥物治療仍有活動性出血的患者,可進行內鏡下止血治療。內鏡下止血的方法包括局部噴灑止血藥如去甲腎上腺素溶液、電凝止血、激光止血、微波止血等。通過內鏡直接作用於出血部位,能夠迅速止血,減少出血量。
5.手術治療:如果上述治療方法仍不能有效止血,或者患者出現胃穿孔等嚴重併發症,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胃大部切除術、迷走神經切斷術等。手術治療是在病情危急、其他治療方法無效的情況下採取的措施。
在治療急性糜爛性胃炎的過程中,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精神緊張。飲食方面,應選擇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和飲料。同時,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復查,以確保病情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