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是由於心肌供血不足,導致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徵。其發病原因主要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痙攣、心肌橋、主動脈瓣狹窄、肥厚型心肌病等。
1.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這是導致心絞痛最常見的原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管腔狹窄,當心肌需氧量增加時,冠狀動脈供血不能相應增加,從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產生心絞痛。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出血,誘發血栓形成,可使管腔突然完全堵塞,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2. 冠狀動脈痙攣:
冠狀動脈痙攣可使冠狀動脈管腔一過性狹窄,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而誘發心絞痛。吸煙、酗酒、情緒激動、寒冷刺激等因素都可能誘發冠狀動脈痙攣。
3. 心肌橋:
一種先天性的冠狀動脈解剖變異。正常情況下,冠狀動脈走行於心外膜下的結締組織中,如果一段冠狀動脈走行於心肌內,這束心肌纖維被稱為心肌橋。當心臟收縮時,心肌橋可擠壓冠狀動脈,導致冠狀動脈管腔狹窄,心肌供血減少,引起心絞痛。
4. 主動脈瓣狹窄:
主動脈瓣狹窄時,左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左心室壓力負荷過重,導致心肌肥厚,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時,冠狀動脈灌注壓降低,心肌供血減少,從而引起心絞痛。
5. 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肥厚,心室腔變小,心室流出道梗阻,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可引起心絞痛。
在日常生活中,心絞痛患者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戒煙限酒、避免過度勞累、保持情緒穩定、注意保暖等。同時,應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查。如果出現心絞痛發作,應立即停止活動,舌下含服消酸甘油等急救藥物,並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