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吸入性肺炎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5項: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治療、抗感染治療、對症治療以及必要時的手術治療等。
1.保持呼吸道通暢:嬰兒吸入性肺炎時,呼吸道內可能存在異物或分泌物,導致呼吸不暢。通過及時清除口鼻腔分泌物、拍背吸痰等方法,可保持呼吸道通暢,有利於改善呼吸功能。如氨溴索糖漿、氨溴特羅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顆粒等藥物可幫助祛痰。
2.吸氧治療:吸入性肺炎可能導致嬰兒缺氧,吸氧治療可以提高血氧飽和度,緩解缺氧症狀,改善機體缺氧狀態,避免器官功能受損。
3.抗感染治療:根據感染的病原體類型,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如細菌感染可使用頭孢克洛乾混懸劑、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乾混懸劑、阿奇霉素乾混懸劑等藥物,以殺滅病原體,控制感染。
4.對症治療:針對嬰兒出現的發熱、咳嗽等症狀,進行相應的治療。如發熱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滴劑降溫,咳嗽可使用氨溴特羅口服溶液緩解。同時,要注意維持嬰兒的水、電解質平衡。
5.手術治療:在極少數情況下,如果吸入的異物無法通過其他方法清除,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以去除異物,緩解肺部炎症。
對於患有吸入性肺炎的嬰兒,家長應密切觀察其病情變化,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護理。同時,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嬰兒接觸過敏原,以促進其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