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在發病原因、症狀表現、診斷檢查及治療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區別。
1. 發病原因:腦出血多由高血壓合併小動脈硬化、腦澱粉樣血管病變、動脈瘤、動靜脈畸形、血液病等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是由於顱內動脈瘤破裂,其次為腦血管畸形和高血壓動脈硬化,還可見於各種感染引起的動脈炎、腫瘤破壞血管等。
2. 症狀表現:腦出血患者常出現頭痛、嘔吐、偏癱、失語、意識障礙等症狀,其症狀的輕重取決於出血量和出血部位。蛛網膜下腔出血突發劇烈頭痛是其典型症狀,還可伴有惡心、嘔吐、頸項強直,部分患者可出現意識障礙。
3. 診斷檢查:腦出血頭顱 CT 檢查可發現腦內圓形或卵圓形均勻高密度血腫。網膜下腔出血頭顱 CT 顯示蛛網膜下腔高密度出血徵象,腦脊液檢查呈均勻血性。
4. 治療方法:腦出血治療包括脫水降顱壓、調整血壓、防止繼續出血、減輕血腫所致繼發性損害、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等。蛛網膜下腔出血治療原則是制止繼續出血,防治血管痙攣,去除病因,防止復發。
無論是腦出血還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