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和赤芍均為常用的中藥材,它們在功效與作用上有一些區別:
1.來源: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的乾燥根,經水煮後除去外皮;赤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或川赤芍的乾燥根,直接曬乾。
2.性味歸經: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赤芍性微寒,味苦,歸肝經。
3.功效:白芍具有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的作用;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4.應用:白芍多用於肝血虧虛、月經不調、自汗、盜汗、脅肋疼痛、肝陽上亢等;赤芍常用於溫熱病熱入營血、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打損傷等。
5.用法用量:白芍一般煎服,6~15g;赤芍一般煎服,6~12g。
在使用白芍和赤芍時,應根據具體病情和個體差異,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同時,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