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臍疝和腹股溝疝在發病部位、發病原因及臨床表現等方面存在一定區別:
1. 發病部位:
小兒臍疝:疝囊從臍環突出。
腹股溝疝:疝囊從腹股溝區突出。
2. 發病原因:
小兒臍疝:多為臍環未閉合所致,嬰兒啼哭、咳嗽等使腹內壓增高時易發生。
腹股溝疝:與腹壁薄弱、鞘狀突未閉合有關,腹壓增加是常見誘因。
3. 臨床表現:
小兒臍疝:臍部可見球形或半球形可復性腫物,哭鬧時增大,安靜時可縮小或消失。
腹股溝疝:腹股溝區或陰囊內出現可復性腫物,站立、活動或哭鬧時出現,平臥或用手推送可還納。
當發現孩子出現疝氣時,應及時就醫,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避免孩子過度哭鬧、咳嗽等增加腹壓的情況。隨著孩子的生長髮育,部分疝氣可能會自行愈合,但如果疝氣不能回納或出現嵌頓,應立即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