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牙松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牙周炎、牙齦萎縮、咬合創傷、牙齒外傷、生理性牙根吸收等。
1. 牙周炎:是導致老人牙松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長期的口腔衛生不良,牙菌斑和牙結石堆積,引發牙周組織的炎症,導致牙槽骨吸收,牙齒失去支撐而鬆動。治療方法包括潔治、刮治、牙周手術等,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2. 牙齦萎縮: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齦可能會逐漸萎縮,導致牙根暴露,牙齒鬆動。不正確的刷牙方式、牙周炎等也可能導致牙齦萎縮。應選擇軟毛牙刷,採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如有必要,可進行牙齦修復手術。
3. 咬合創傷:牙齒咬合關係不正常,如過度咬合、咬合干擾等,會對牙齒和牙周組織造成創傷,引起牙齒鬆動。需要進行咬合調整,通過正畸或修復的方法恢復正常的咬合關係。
4. 牙齒外傷:意外碰撞或跌倒等可能導致牙齒受傷,使牙齒鬆動。輕度外傷可通過固定牙齒來恢復,嚴重外傷可能需要拔牙。
5. 生理性牙根吸收:在牙齒替換過程中,乳牙的牙根會發生生理性吸收,導致牙齒鬆動,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是恆牙出現生理性牙根吸收,可能與全身因素有關,需要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及時發現和治療口腔疾病。如發現牙齒鬆動,應及時就醫,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