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與慢性喘息性氣管炎存在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方法、預後情況等方面有區別。
1. 發病機制:
哮喘主要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這種炎症導致氣道高反應性,當接觸過敏原等觸發因素時,氣道會發生痙攣、狹窄。而慢性喘息性氣管炎是在慢性支氣管炎的基礎上,伴有喘息症狀,主要是由於長期吸煙、感染等因素引起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
2. 臨床表現:
哮喘多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起病,發作性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症狀常在夜間及凌晨發作或加重,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後緩解。慢性喘息性氣管炎多見於中老年人,咳嗽、咳痰較為突出,喘息症狀相對持續,且多在寒冷季節或氣候突變時加重,伴有反復的呼吸道感染。
3. 治療方法
哮喘的治療主要是長期規範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等控制氣道炎症,按需使用支氣管舒張劑緩解症狀。慢性喘息性氣管炎在急性發作期主要是控制感染、祛痰止咳、平喘等對症治療,緩解期則注重增強體質、預防復發。
4. 預後情況:
哮喘若能得到規範治療,多數患者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工作、學習。慢性喘息性氣管炎病情易反復,隨著病情進展,可併發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壽命。
哮喘和慢性喘息性氣管炎都需引起重視,患者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定期復查,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以利於病情控制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