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蛋白尿是指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大於3.5g,其原因包括腎小球性蛋白尿、腎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組織性蛋白尿等。
1. 腎小球性蛋白尿:各種原發性和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如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等,導致腎小球濾過膜損傷,蛋白濾出增多。治療需針對原發病進行,如控制血糖、血壓,使用免疫抑制劑等。
2. 腎小管性蛋白尿:腎小管功能受損,如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等,對蛋白重吸收減少。治療主要是抗感染、抗炎,保護腎小管功能。
3. 混合性蛋白尿:腎小球和腎小管均有病變,如腎小球腎炎合併腎盂腎炎。治療需同時針對腎小球和腎小管病變進行。
4. 溢出性蛋白尿:血液中出現異常蛋白質,如多發性骨髓瘤產生的輕鏈蛋白,超過腎小管重吸收能力。治療以治療原發病為主,如化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5. 組織性蛋白尿:腎組織破壞或腎小管分泌蛋白增多,如腎梗死、炎症等。需治療原發疾病,緩解組織損傷和炎症。
出現大量蛋白尿時,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同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預防感染,飲食上應注意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