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茵陳和茵陳在來源、形態、功效、應用等方面存在一定區別:
1.來源:藏茵陳為龍膽科植物川西獐牙菜、抱莖獐牙菜、花錨等全草;茵陳為菊科植物濱蒿或茵陳蒿的乾燥地上部分。
2.形態:藏茵陳植株矮小,葉片多為披針形;茵陳莖呈圓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縱條紋,葉片多捲曲。
3.功效:藏茵陳具有清熱消炎、利膽退黃的作用;茵陳具有清利濕熱、利膽退黃的功效。
4.應用:藏茵陳常用於治療黃疸型肝炎、膽囊炎等;茵陳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濕熱黃疸、濕瘡瘙癢等。
5.產地:藏茵陳主要產於青海、四川等地區;茵陳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但以陝西、山西、河北等地產量較大。
無論是藏茵陳還是茵陳,在使用時都應根據自身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避免自行用藥導致不良反應。